黃文藝
2025年08月13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法律職業倫理建設是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和法律職業共同體構建的基礎工程,直接影響國家法治建設的質量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要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每個職業都行使相應的專業職責,職業倫理就是從事專業職責應遵循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同其他職業相比,法律職業群體行使著立法、執法、司法等重要職責,因而需要確立更嚴更高的職業倫理標准。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我國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標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推動法律職業倫理知識體系完善、建設中國特色的法律職業倫理話語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學指引我國法律職業倫理建設。
堅持黨對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領導,引領法律職業倫理建設開辟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黨對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領導,是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全過程的題中應有之義。新中國法治工作隊伍是在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也是在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的。黨管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領導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確立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方針政策,決定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重大事項,制定法律職業倫理的基本規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領導,作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引領法律職業倫理建設開辟新局面。一是科學提出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要求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教育和引導立法、執法、司法工作者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恪守職業道德,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提出:“牢牢把握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總要求,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准,努力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這“四個忠於”,體現了我國法律職業倫理的政治性與法律性、人民性與專業性的有機統一,不僅適用於法治專門隊伍,也適用於法律服務隊伍。二是系統提出各類法律職業的基本倫理規范。以黨的政策文件形式確立法律職業倫理,是我國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鮮明特色。黨管法治工作隊伍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定法治工作隊伍的職業行為規范。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意見》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的意見》《關於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明確提出了政法隊伍、律師隊伍、法學教師隊伍等的基本職業倫理規范。
堅持以服務人民為根本立場,旗幟鮮明地將人民性確立為法律職業的根本屬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基本定位。”“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體系建設全過程。”法律職業通常被理解為公共職業,應具有為公眾服務的公共精神。我國法律職業大都冠以“人民”的稱號,如人民法官、人民檢察官、人民警察、人民律師等。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國家法治機構和法律職業的人民屬性,確立起服務人民的根本立場。
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論述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等,確立了法律職業服務人民的基本倫理准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法機關的職業良知,最重要的就是執法為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立法隊伍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把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貫穿於立法全過程,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贏得人民擁護。執法隊伍要堅持執法為民,系統研究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司法隊伍要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持續提升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人民心田。法律服務隊伍要圍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律服務就在身邊。
堅持全面從嚴治警,明確政法隊伍職業倫理建設的更嚴標准、更高要求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律師同法官、檢察官接觸交往作出嚴格規定,嚴禁律師和法官私下會見,不能共同出入酒店、娛樂場所甚至不能同乘一部電梯。在我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等文件,確立了司法人員處理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的職業倫理准則。
在所有法律職業中,承擔執法司法職責的政法隊伍的職業倫理標准應當更嚴更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這樣一支三百多萬人、手中掌握著很大權力、面臨的考驗誘惑多的大隊伍,從嚴治警一刻也不能鬆懈。”全面從嚴治警是我國政法隊伍職業倫理實踐的話語表達,體現了政法隊伍職業倫理建設的更嚴標准、更高要求。為了突出顯示政法隊伍職業倫理超常的嚴格性、嚴厲性,我國政法實踐通常使用“鐵規禁令”“鐵的紀律”等詞匯來表述政法職業倫理。近年來,相關部門還出台了《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近親屬禁業清單》《檢察人員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禁業清單》《關於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等文件,明確了政法干警離任后限業禁業、近親屬禁業等方面的鐵規禁令,筑牢了政法隊伍的防腐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政法機關鍥而不舍地加強政法隊伍紀律作風建設,完善政法隊伍鐵規禁令,構建正風肅紀長效機制,打造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政法隊伍。
堅持把政治倫理建設放到重要位置,突出政治倫理建設對於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習近平法治思想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法律職業的政治倫理准則,並把政治倫理建設置於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重要位置。
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嚴格的政治紀律是政法隊伍政治倫理的集中體現。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隊伍的政治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政法隊伍建設第一位,不斷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基礎,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鑄就‘金剛不壞之身’,永葆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政法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政法隊伍必須嚴明紀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紀律,政法隊伍必須始終堅守政治紀律的底線。”政法隊伍必須把遵守紀律銘刻在靈魂中、熔鑄在血液裡,用鐵的紀律打造一支政法鐵軍。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是法律服務隊伍的根本政治倫理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作為法律服務人員從業的基本要求,加強教育、管理、引導,引導法律服務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依法依規誠信執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滿腔熱忱投入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法律服務隊伍堅持把政治倫理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有力增強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比如,2016年修訂后的《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將“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確立為律師從業的基本要求,將“不得發表、散布否定憲法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則和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等要求確立為律師執業行為規范,進一步加強了對律師隊伍的政治引領,是推動律師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
堅持完善法律職業倫理規范體系,為法律職業倫理建設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我國法律職業倫理規范體系由國家法律法規、主管部門規章條令、行業協會規章制度等多種規范形式構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些執法司法人員手握重器而不自重,貪贓枉法、徇私枉法,辦‘金錢案’、‘權力案’、‘人情案’,嚴重損害法治權威。要制定完善鐵規禁令、紀律規定,用制度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隻有構建起科學合理、系統完備的法律職業倫理規范體系,才能有效約束法律職業群體的行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成就,就是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有關法律職業倫理的文件,有力推動了法律職業倫理規范體系的完善。一是新制定了一批有關法律職業倫理的規范性文件。比如,2022年中央政法委等六部門聯合出台的《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以鐵規禁令的方式劃出了政法職業倫理的底線和紅線。二是修改完善了一批有關法律職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增補更新了法律職業倫理規范和制度。比如,2019年修訂后的法官法、檢察官法,規定了法官、檢察官的職業倫理規范,如勤勉盡責、清正廉明、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等﹔還完善了職業倫理實施制度,如任職回避制度。
堅持把法律職業倫理教育貫穿於法治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法治工作者將法律職業倫理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在法治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須貫穿於高校法學教育和崗位教育培訓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指出:“法學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法學知識水平,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法學專業廣大學生要德法兼修、明法篤行,打牢法學知識功底,加強道德養成,培養法治精神。教育部2018年發布的《法學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將“法律職業倫理”課程列入法學專業核心必修課程。當前,法學院校普遍開設法律職業倫理課程,並把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擺在突出位置,貫穿於法學專業教學全過程和各方面,引導法學專業學生腦中有職業准則、心中有道德律令,扣好職業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是法治工作隊伍崗位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強化公正廉潔的職業道德作為必修課,教育引導廣大干警自覺用職業道德約束自己,認識到不公不廉是最大恥辱,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樹立懲惡揚善、執法如山的浩然正氣。”“要加強紀律教育,健全紀律執行機制,用紀律規范行為、用紀律約束干警、用紀律保護干部,引導廣大干警把遵守紀律銘刻在靈魂中、熔鑄在血液裡,以鐵的紀律帶出一支鐵的政法隊伍。”應當認識到,執法不公、司法腐敗現象的發生,往往是因為執法司法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紀律防線失守。法治工作部門要把法律職業倫理教育作為崗位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貫穿於法治工作隊伍紀律作風建設全過程,引導法治工作者將法律職業倫理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始終守住倫理底線。
堅持嚴格實施法律職業倫理,彰顯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鮮明實踐性
我國法律職業倫理之嚴格,不僅體現在法律職業倫理的制定上,更體現在法律職業倫理的實施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度的生命力在執行,有了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就會形成‘破窗效應’。”嚴格實施法律職業倫理,是捍衛法律職業制度權威性和約束力的根本要求。
法律職業人員知紀違紀、知法犯法,應當受到嚴厲的法紀制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執法辦案各個環節都設置隔離牆、通上高壓線,誰違反制度就要給予最嚴厲的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法律職業人員違反法律職業倫理的行為,必須用重典、施重罰,提高違反法律職業倫理的成本,使從業者不敢、不願、不想違反法律職業倫理。政法隊伍的執法司法腐敗現象,不僅嚴重違反了法律職業倫理,還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旗幟鮮明反對腐敗,是政法戰線必須打好的攻堅戰。政法機關應敢於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以最堅決的意志、最堅決的行動掃除政法領域的腐敗現象,堅決清除政法隊伍的害群之馬。對政法干警的違紀違法問題,要始終保持“零容忍”,不管是“老虎”還是“蒼蠅”,無論是黑惡勢力的“保護傘”還是群眾身邊的“微腐敗”,都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
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回答了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領導力量、根本立場、總體要求、基本標准、首要任務、規范體系、倫理教育、倫理實施等重大問題,是我國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律職業倫理建設的重要論述,譜寫我國法律職業倫理建設新篇章,為全球法律職業倫理建設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本文由人民論壇雜志社組稿,人民日報社理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3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